2017-09-24
在日语常用汉字中,只有六个iong韵字。
iong韵,通俗讲即以o为中心,前面加i,后面加辅音ng而形成的一个韵母(因为这里iong韵的实际发音可看作üeng,下文开始用üeng代替方便理解实际发音,y音读音同鱼的韵母。)
汉语中韵母的划分,对应大体可以对应为一个音读字中除去辅音的部分。
例如对于“用”这个字,日语罗马字kyou,you可以看做韵母üeng的对应,即以o为中心,前面加y,后面加长音u。
在这常见的六个字中,üeng韵分别可以对应you,yuu,ei,这三种对应方式,分别代表着普通话中üeng韵与日语中这三个对应成分,在千年前的不同来源。
我们可以观察这三种成分的相似之处:
you,yuu,ei成分中最后面的都用来对应üeng韵中后面的辅音ng,而他们本身便是一个长音,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所有的üeng韵字的末尾辅音都对应着日语的长音。
you,yuu共有着中心元音前面的半元音y,我们可以认为y正是对应着普通话中处于同样位置的i。
而中心元音,三者各自为o,u,e,并没有发现联系。

you
用 you
兄 kyou

yuu
雄 yuu
勇 yuu

ei
永 ei
泳 ei

直接分析普通话与整体日语音读的对应情况,我们得到了刚才的结论,如此一来,在我们遇到以üeng为韵的汉字时,便可以选择三者之一进行猜测。

但这还远远不够,让我们从两者共同的来源来分析同源关系。

我们引入对应到you的两个汉字在传入日本前后时的汉语发音:
用 jyungh
兄 hyeng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依据这些成分所处的位置为其命名,我们可以称像这里y这样的处于韵母或者相当于韵母成分的最前面的成分为介音,它的作用是连接前面的声母与后面的中心元音。
同样的,我们称处于中心元音之后的成分为尾辅音,因为有时处于这个位置的也可以是元音,所以又可以更准确地称作韵尾。

这里我们单独拿出韵母中不包含声调的部分

用yung
兄yeng

我们按照普通话-古汉语-早期音读-后期音读的顺序表示这两个汉字的韵母。

用 yeng-yung-iuu-iou
兄 yeng-yeng-iou-ei

(由于这里所用古汉语拼音中使用y指代介音不用于i,而是指类似普通话中鱼,于,语的韵母,所以普通话中的放在i前的零声母y,与日语罗马字中更偏向i音的拗音字母y一同写作i)

我们终于发现了其中的演变道理

我们所讨论用与兄的音读读音来源于不同时期。
用形成you的时期明显晚于兄。
同样用,兄韵母虽然在普通话中读音相同,但古汉语的读音并不等同。

普通话中o与日语中o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可以理解为e的一种变体形式,如此便能解释普通话中o对应古汉语e的现象,而u则更加偏离e音。

用在演变为后期音读时中心元音变为o,形式上与普通话重合。
兄则直接演化为o而后变为e。

现在我们引入变为yuu的汉字进行比较

雄 yeng-iung-iu-iuu
勇 yeng-yung-iuu-iou

我们惊讶地发现,变成iuu的汉字读音同样来自不同时期,用勇在全过程的演变完全相同,仅仅是常用的日语音读不同而已,这里我们也可以从形声字的角度去理解这一现象。

我们还可以发现,在iong韵中,仅仅是中心元音保留了区分,而i,y介音则一律演化为i。

可以通过对最后两个常用汉字音读再次进行印证:

永 yeng-eng-ou-ei
泳 yeng-eng-ou-ei

永可以视为泳的声部,这里两者读音完全相同,与之前举例所不同的是,此时普通话的i则是后派生出来的,从而日语音读延续古汉语发音方式,中心元音开口读变大而变成o,在后期的日语音读变回e。

可能这种理解并不会使人信服,e变o又变为e只是一种简便的理解,事实上我们所引入的前期的日语音读要早于引入的古汉语发音。

由于汉语在有文字记录以来的数千年变化巨大,我们为了方便,只引入了与日语引入汉语读音相近的时期,因为大概处于一个中间时期,这个时期的汉语读音被称作中古音,当时的汉语被称作中古汉语。

同样道理,由于日本分多次引入汉字读音,而这些汉字读音又同时存在于现代日语中,所以我们分别引入最常见的两个时期的汉字读音,我们习惯用引入汉字的具体地点为这套汉字读音命名,我们之前所说的前期音读是在南北朝时期的吴地引入的,所以称吴音,后期音读是在唐朝时在汉地也就是中原引入的,而称汉音,吴音之所以在吴地引入是由于南北朝时期中国特殊的国情,日本以南朝为正统才引入的吴音。而以地点来命名汉字读音的习惯,则来自于地域不同所带来的巨大语音差异,在吴音与汉音的对比中,不同的地点会比时期带来更大的语音变化。

所以我们将六个üeng韵字按时间重新整理,这些字音的演变则更加清楚,事实上,更好的办法是直接用国际音标来对比,使用不同体系的表音系统也会产生很大不必要的差异,这正是在这里对某些字母如i,y的调整的目的。

用 yeng
-yung
-iuu -iou

兄 yeng
-yeng
-iou -ei

雄 yeng
-iung
-iu -iuu

勇 yeng
-yung
-iuu -iou

永 yeng
-eng
-ou -ei

泳 yeng
-eng
-ou -ei

这时,中心元音的演化历程展示地非常清楚。
我们得到了üeng韵中心元音的通用转化规律,u-o-e,在这里分别通过从u到o,从o到e的变化来体现,无一例外,而这种转化的实质,便是元音开口度变小的过程,我们已知中古音的主要元音,便可以确定,yeng韵中这个元音的吴音一定不是开口度更小的音,反之汉音则恰好相反。

同样的,我们得到了üeng韵的中心元音e一定来自于中古汉语的e,u的结论,也就是来自于e音或处于e音左侧的元音,而不可能是开口度更大的a,当然该韵要比普通话其他eng韵中的e不完全相同。

那么我们终于清楚了üeng韵在向日语音读的演变过程
,在我们之后在推断üeng韵的日语音读时,只需推断中古音的中心元音是o前的u还是o后的e,如果是u且前面介音为i保持为u,反之若是y则演化为o,反过来推吴音也是同样的方式。

而在这里,我们不能通过普通话读音得到的,是在这些中古音中介音是否含有u,如果有u则组合为y,无u则还是i,同样我们还无法得知,这些普通话中已经合并成o的字,中心元音是之前的u还是之后的e,这便需要我们记忆这些中古音的特征。

好在中古音的体系十分严谨与完整,又有很多辅助信息来供我们推得中古音的部分特征,从而大大减少我们对中古音的记忆量,同时作为日语学习者,我们只需要了解与日语音读演化相关的特征。

剩下的随机性,则是日语对多种音读读音的选择问题,我们已经看到它对我们看到的对应关系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同汉字读音的引入时期不同,两者都是陆陆续续被引入日语的,先引入的吴音汉字词则最后呈现的模样也大概率是吴音,而等到引入汉音的时期出现的汉语词,很大可能还是汉音。

使用这样分析汉字引入日语过程的方式来理解音读词看似十分低效繁琐,但量变到质变,如此以来的分析会加深对日语语音甚至日语整体的认识,也更加理解日语词汇与汉语的渊源关系。

最后修改:2021 年 11 月 24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