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6 16:16
我们常常能看到中日汉字左右相反的词语?例如:绍介、探侦。这是汉字词在日语和汉语的互相引进吸收过程中,一种十分有趣的语言现象——词汇顺序颠倒。
让我们回到一千多年前,那时候古老的东海岛国,讲着他们本民族的语言,却还不懂得怎么记录下来。而在大海彼端,她的邻居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文化强国。日本人想要学习先进的文化,强盛的文明,派遣遣唐使、遣隋使来到古老的中国学习,把中国的汉语和汉字带回了日本。
从此日本正式拉开了向中国学习文化的漫长征程,也开启了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日本人不仅对来自中国的先进文化和生活方式无限地好奇,在中国式的先进文化生活逐步渗透的过程中,也把描述它们所用的古老汉语融化在日语的血液中。
据统计,在20世纪六十年代的日语里,和语词,汉语词和外来语词的比例约为4:5:1,汉语词的数量近半,大多是些抽象的不能用本族词表示清楚的概念。日语里的汉语词数量众多,而仅仅如此,并不能完全解释日语与汉语词如此相似的形态与含义。
故事要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关乎民族存亡的年代。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始洋务运动,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增强。最终在甲午战争中,彻底摧毁古老中国的最后尊严,中国开始翻译西方先进技术概念,更多的是开始从日语中引入。这是因为,日本人早已开始学习先进的西方技术,就像千余年前,日本人开始引入汉语先进文化一样,利用留下来的丰富汉字词素,表达一系列西方先进技术概念,为中国的西化救国铺平道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日本人翻译出的词汇都是汉字组成的词语,千余年来汉字词素的意义十分稳定,中国人甚至可以通过汉字的字面含义,初步了解到这些高级概念的大致所指。而这些词语大量引入到中国,才使得现代汉语与日语有大量相近的词语。
这是两种在不同历史时期上方向相反的两股潮流,日本海的海浪翻涌而上,最终使得汉语词真真正正成为日汉两种语言沟通的桥梁。
然而,时间依然太过久远,故事的理想和现实的残酷不相配套。同样的词语存在在两个国家,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语言政策约束,词语的形式将变形地渐行渐远,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规律。
我们知道,一个并列的短语倒置,它的语义是不变的,馒头和面包,面包和馒头,都是一个意思,馒头可以看成一个语素,馒头也是一个不可拆分的语素,那么,那些高端抽象的汉语词为何不也能如此变身,于是:
暗黑――黑暗 硬軟――软硬
胃腸――肠胃 詐欺――欺诈
制限――限制 限界――界限
脅威――威胁 粛静――肃静
抑圧――压抑 伐採――采伐
誘引――引诱 従順――顺从
練磨――磨练 領收――收领
謀計――计谋 漏洩――泄漏
濾過――过滤 劣悪――恶劣
研鑽――钻研 腹心――心腹
習熟――熟习 商工――工商
紛糾――纠纷 随伴――伴随
賞贊――赞赏 老衰――衰老
慰扶――抚慰 買収――收买
期日――日期 誤謬――谬误
拿捕――捕拿 応報――报应
探偵――侦探 軽減――减轻
低減――减低 短縮――缩短
年賀――贺年 面会――会面
雄雌――雌雄 落着――着落
許容――容许 断片――片断
北東――东北 北西――西北
南西――西南 南東――东南
抱擁――拥抱
(日语词-汉语词)
这让我们两国很多可爱的萌新学习者十分头痛,可是啊,奈何日本和中国是两个国家,如果是方言,上台一个语言政策,方言就不再需要单独的学习了,当然这是后话。
就算有一个汉字文化圈强有力的共同组织联盟,要统一几国汉字词的书写顺序,先不考虑这种事情的实用性和操作难度,就是改掉自己母语中几个词的习惯的顺序也是抓心挠塞的难受。
事实上,这倒置远要比看起来得复杂,别着急,我们看看它的高级版本:
紹介――介绍(绍介) 率直――直率(率直)
壮健――健壮(壮健) 乱雑――杂乱(乱杂)
静寂――寂静(静寂) 登攀―—攀登(登攀)
牧蓄――畜牧(牧蓄) 併呑――吞并(并吞)
鋭敏――敏锐(锐敏) 言語――语言(言语)
代替――替代(代替) 威厳――严威(威严)
埋葬――葬埋(埋葬) 外出――出外(外出)
細心――心细(细心) 戒告――告戒(戒告)
厳謹――严谨(谨严) 相互――互相(相互)
講演――演讲(讲演) 様式――式样(样式)
救援――援救(救援) 真率――率真(真率)
感傷――伤感(感伤) 断腸――肠断(断肠)
救急――急救(救急) 選評――评选(选评)
浮沈――沉浮(浮沉)
看见那个括号了吗?括号里的词是不是也很熟悉,其实这些汉语词倒来倒去以后,和原来的词比起来已经不容易感觉出原本是一个词了。演讲是动词,讲演是名词,很难直接把他们联想到一起,虽然他们的意思真的很相近。
音声(声音)――声音 補填(填補)――填补
補修(修補)――修补 苦労(労苦)――劳苦
趣旨(旨趣)――旨趣 畏敬(敬畏)――敬畏
鋼強(強鋼)――刚强 姿容(容姿)――姿容
移転(転移)――转移 山海(海山)――山海
夜昼(昼夜)――昼夜 白黒(黒白)――黑白
論評(評論)――评论 論結(結論)――结论
論議(議論)――议论 誕生(生誕)――诞生
離脱(脱離)――脱离 鋼鉄(鉄鋼)――钢铁
競争(争競)――竞争 接触(触接)――接触
改変(変改)――改变 消費(費消)――消费
離隔(隔離)――离隔 練熟(熟練)――熟练
協和(和協)――和协 治療(治療)――治疗
練習(習練)――练习 習慣(慣習)――习惯
便利(利便)――便利 製作(作製)――制作
增加(加增)――增加 合併(併合)――合并
木材(材木)――木材 圧制(制圧)――压制
転変(変転)――转变 礼儀(儀礼)――礼仪
裁決(決裁)――裁决 姓氏(姓氏)――姓氏
局限(限局)――局限 痴情(情痴)――痴情
奇怪(怪奇)――奇怪 始終(終始)――始终
祖先(先祖)――祖先 運搬(搬運)――搬运
野原(原野)――原野 気風 (風気) ――风气
草薬 (薬草) ――草药
这是上面那种样子的镜像版,虽然我们并不十分熟悉。这时倒来倒去的是日语词了,汉语词变得十分的安稳不胡乱变身。
運命(命運)――命运(运命)
苦痛(痛苦)――痛苦 (苦痛)
情熱(熱情)――热情(情热)
食糧(糧食)――粮食(食粮)
論争(争論)――论争(争论)
慰安(安慰)――安慰(慰安)
故事没有结束,还有最特别的版本,两种语言的汉语词都倒来倒去,他们的意思也不完全相同。
看过这些各种各样奇特的变身以后,我们回过头来仔细思考这个问题:究竟是谁,选择了变身,不变身,还是一起变身?什么因素,决定了最后是什么样的词语,留在了一个语言之中?
所谓词汇的顺序颠倒问题,本质上是一种带着立场偏见的看法,是因为我们习惯了一种顺序而对其在日语中另一个顺序,感到不适应,对比而产生的想法。实际上,最开始,顺序其实并不重要。
那么究竟是谁的选择决定了这一切,就像达尔文眼中进化的生物们一样。自然选择应用在这里,归结到了细致的构词法上。但是我们知道,这里的责任最终是属于时间的,属于漫长的历史岁月。最终因为我们是中国人,他们是日本人,即便曾经他们十分崇拜并学习我们曾经先进的文化,即便我们后来为了向西方向欧洲拜师学艺,借走了日本人翻译文献的劳动成果。我们仍然有着本质上十分明显与自然的文化心理和风俗习惯的差异。
词汇顺序颠倒故事结束前,命运与运命,苦痛和痛苦,便利和利便,真率和率真,曾经苦苦挣扎过,都想永远留在两国语言的大舞台上。只是最终结果是残酷的,有些词语强势地胜利让对手永远地消失在市井的喧嚣声中,有些只是勉勉强强或稍有逊色地和对手在桌上对酒。唯独我们,只是偏居历史长河的一隅,坐看变身大戏,时而埋怨强者凶残,时而遗憾弱者无能,不忘拍手叫好。
参考文献
浅淡中日词汇中的顺序颠倒 于红 张英男
日语词条 维基百科
汉语中的日语借词 维基百科
写给大家的日语史 山口仲美